那種生態是有問題的,不止財產能夠繼承,連階級、地位、權力都是世襲的。那別說這種生態,沒有辦法激勵人;權力公司的董監事高管,甚至股權,都世襲無法依財富〈價高者得〉,能力〈有能者得〉,才華〈有才者得〉,努力〈天道酬勤〉甚至民心〈選舉結果、募款能力,有德者得〉來取得
遼金元,始強終腐,人失去熱情動力,因為努力拼命沒有好處,因不公平又沒錢,人不努力及拼命;到後來,當權者得天下後,佔盡好處,有了既得利益者及特權,你無法靠努力便成功,那誰肯努力?你又進不去權力公司的董事會,不論你出再多錢,再努力也一樣
你叫很有錢的,如千億富翁,叫他去攻堅冒風險,他肯嗎?當然不肯,機會成本太高了,清末,革命黨起來,滿清沒有什麼人敢去打仗,因為他們擁有的權力地位及特權太多了,不去打仗也無妨也很好過,去打仗反可能死,打贏了也沒有多好很多,故,才會被袁世凱那些有軍權的漢人奪走權力。
一、一開始沒有錢,沒有地位及大的權力,一定比較有沖勁及干勁,會比較有效率跟競爭力,但,後面,開國功臣變既得利益者及權益者,後面世襲的人長於深宮。
富不過三代。
他不用努力奮鬥也有足夠的錢可用,自不想努力奮鬥,更不願冒險,如,當軍官打仗,或當飛虎隊攻堅。
反正我不努力也不會錢不夠,不會沒錢生活,所以當然較沒有積極性。
二、他也沒有體會過賺錢的辛苦及沒錢的痛苦,自也不會珍惜他現有的資源財富
當人沒有錢,想過上好日子時,有干勁,那,你有干勁的話,常常做事較有效率,也較有競爭力,故會掙較多錢,但,不幸的是,不少人等有錢了,便飽暖思淫慾了
三、基層的人會怎麼想,怎麼做?
薪水跟被判定為立功的概率很低及金額也少,有時還欠薪水, 人沒有沖勁及干勁,常打不贏,打不贏收入更少,因為可供征稅及徵兵的地盤更小,那又更窮更打不贏,成惡性循環。
所有好處不論是名聲財富權力地位出風頭,幾乎都28法則
前20%才叫出眾,才叫出人頭地 ,且三成努力乘七成機運=二成一
偏那兩成出人頭地的人都常世襲,且不只世襲,古代,你沒有高考,公考,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,專業證照考試,這些算得上公平且能改變命運的機制,也沒有選舉。
四、既得利益者,既得權力者,想維護其既得利益、權力、地位,那些官二,富二,不用努力或冒險、沒立功也有好職位好奬賞,如權重利多的工作,如事情完了給他很多奬賞,故不肯努力。
有好處,只給自己家人子女,自己家人子女,真用不完了,也會給親友,不會給真正肯做的人。
肯努力冒險立功的,常也沒有好機會,沒有施展舞台,因為你沒有好機會,做的好壞是由那些既得利益或權力者來判斷認定的,甚至立功或努力,因為你太出風頭,太有競爭力或效率,人還覺得你是個威脅,還用手中權力弄你,你還坐牢,被殺。
五、人家壟斷了判定權及決定權
誰有能力,誰適合,由他們決定,之後,做事打仗,誰好誰壞,誰有功誰有過,由他們判定。
遼金元的後期,你再努力也沒有用,好處都歸既得利益者,或既得權力者,拼命也沒有出頭機會
甚至,努力拼命,不只無法得高薪,無法升職,無法有權,還得既得權力者妒忌,你連命都沒有了,至少也坐牢
國力越來越弱,社會越來越不公平,政府越來越腐敗,有識之士或異議人士,憂心忡忡,看著他領導者有權人開著全國這艘大船撞向冰山,卻無能為力,在這段期間,讓人充滿了悲觀及絕望,但又無能為力,領導者有權人絕不會有心改革的,誰會革自己的命呢?
四、又為何戚家軍被屠滅?又 為何被屠滅之後沒人必須負責?
當時無選票,無人大,也無記者,再加上非我族類心,他們是南方人,其他軍是北方人
戚家軍,怎樣才肯拼命,之前薪水高還屢立戰功,後來討薪人栽他們叛亂,便被屠殺死光了
五、古代沒有選舉,權力大概都在那一批人手上,如皇帝及王爺都世襲,至少明清的王爺是世襲,也有很多津貼可領,掌權者,如明朝晚期的東林黨,不讓皇帝徵工商稅,反向最苦的農民一直稅,因為東林黨與工商界同一伙的,還有,隋唐的關隴集團,都大致那一批人
六、現在,在台灣,會改朝換代,會政黨輪替,你做不好,人民下次不選你,並在你下台後追究你的責任,換人家本來的在野黨上台便開始查你弊案,把你人都換掉
七、古代,土地兼併,一般人淪為佃農,養不活自己家人,那,除了選擇餓死或去偷搶,還不作亂嗎?
你拼死拼活,生產出來的好處,都到了地主身上,佃農活不下去,當然造反啊。
八、袁騰飛及呂捷的歷史,袁講到漢末大盤,呂講到唐代,武后殿試,考雜文即詩
袁講到,人家官二代富二代罵高考,你窮人家罵什麼高考?若非高考,北大與窮人孩子有個毛關係。
有人說,我物理,化學,數學不好,歷史超強,難道不能唸好學校的歷史系?可以啊,看人家怎麼計分啊,有些科目可以不計分,有些科目可以加重計分,看你那系怎麼計分啊。
那,會不會幫有權人或有錢人量身訂做,他那科好我便加重計分,那種不好我便不計分?可能,但要有規定,該系計分規則訂了後,幾年內不能更改。
九、二月河說,為何幾百萬漢族打不過不到十萬人,因腐敗,即使制度先進也沒有用
二月河說:「滿洲人入關時8.5萬人,加上吳三桂在山海關的3.5萬駐軍,一共不過12萬。而漢族方面,僅李自成的鐵騎就有100餘萬人,加上南明唐王逃到福建稱帝時手中的200餘萬人馬,以及散落全國的漢族武裝力量,總數能超過400萬。可最後13萬人打敗了400萬人。與滿人相比, 漢人的制度不先進嗎?當然先進。只能說,如果你腐敗,先進制度下的400萬人也是一堆臭肉。不腐敗,落後制度下的13萬人也能變成一把剁肉的刀。 ”」
十、蔣介石,有八百萬軍隊,但因為總總因素,一樣失去江山。
有八百萬軍隊,但因為總總因素,一樣失去江山。
十一、明朝不亡还有天理?看看戚家军的结局,几乎全部死于明朝之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