靜觀世界大勢,東盟非洲印度崛起,研究世間規律,人皆趨利避害,寫心得發表,有趣又有成就感〈死前,如林律師說的,我雖無法說,我這輩子真有錢,但,可以說,我這輩子真有趣〉
一,中國東盟迅猛進步,非洲印度亦急起直追,歐盟美日停滯不前
再20~40年,西方富強而東方反之的局勢將會反轉。
美國太強,讓人羨幕妒忌恨,故不少人支持中俄與美國抗衡,中俄又支持北韓及伊朗來牽制美國,而,又有不少人擔心未來大陸太強形成威脅及強權,故又支持印度與中國抗衡,故,未來世界三大強國應是美中印度三國
二,幾十年後的世界大勢會多極化
會多極化,如中國以較快速度崛起、茁壯及強大;至於非洲、東盟及印度則平均起來穩定成長,進步,富足
歐美日本停滯,且美國未來不再是獨強。
三,再未來十幾二十年,大陸三個力應是仍會一直快速成長的
一,軍事實力
二,經濟實力,主要指,經濟總量及人均gdp
三,政經地緣影響力,尤其在rcep經濟圈生效能運作了
四,rcep是中國未來幾十年的精彩舞臺
在此經濟圈中,包括大陸及日本韓國在內的成員能以開公司投資,參股〈公司再轉投資〉,貿易方式獲利潤及權力
一是能賺利潤,爭市佔
二是,若是能夠當上一間公司的董監事,甚至董事長,或控股股東、實際控制人,甚或只是大股東,或人的大客戶〈金主〉,甚至有時,在是人的上游的情形下,都有可能因為有準關聯關係而有不小的權力,若如此,那都有影響力的
五,中國民主化,時機仍未到
在國家,公司或甚至個人的實力及影響力的快速成長中,民眾仍會壓抑想得到足夠參政權的呼聲,而再保持沉默
六,歐美,那麼遠,運費那麼高,它為何要跟你買?
有人說,還是有高貿易量啊?那都有特殊原因的,只有一些情形有核心競爭力的才賣得動:如你的售價加運費,還比他自己生產或向近處買還便宜,且你的質量也可以,或只有你有〈如稀土〉,或只有你有品質那麼高的〈如物美,或價廉,或性價比高〉
台灣大陸近,東盟較遠,但歐洲更遠,但,也不會遠到離譜,不然,800年前,沒有內燃機,沒有汽車,沒有電動車,沒有火車,沒有飛機,蒙古人不一樣騎馬或用車子,也打到歐洲去嗎?隨著科技及交通建設進步,會有更密切,更快,更廉價的交流的,貨暢其流,
在沒有汽油的內燃那個什麼那個什麼汽油才有內燃機,沒有蒸汽機,然後也沒有那個電動車的那個電動引擎馬達這種,其實像那個蒙古都打到那個,打到中國又打到那個歐洲去了,那你說他跟歐洲的距離會遠到多誇張,沒有嘛,沒有很遠嗎?那個是美洲那個要那個比較困難而已嘛,那時候根本就沒有那個科技那個技術嘛。
七,真的有潛力,能融為一體的,是中日韓東盟澳紐這rcep,很近,運費低
到時,大家互相投資,插花,貿易,能融為一體的
八,中國千萬不要看印度笑話
印度越富足,中國越安全,印度越亂,越窮,中國越處在極大危險中
因為,光腳的不怕穿鞋的,一個人越窮,越沒有明天,沒有未來,他的機會成本越低,因為他沒有太多好東西會失去,故他不怕
試想,一個年輕高富帥,他又有好學歷及能力,除非他是變態,不然,他不太會亂來,因為他亂來的機會成本高
九,西方有很多制度其實都是爛的,有人說,既然他制度爛,爲什麼他還這麼又富又強
國家地區又富又強,原因很多,那個制度只是其中之一,比如說他有好的天然環境,地理環境,好的資源,還有優秀的人種,那便說有一些制度本來其實是不好,有一些東西是不適合你,適不適合國情,所以這原因都很多,不能一概而論,不能因爲她又富又強,就覺得說他什麼都值得我們學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