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分散風險,選二三十檔好股票,那要看財報〈尤其是eps〉,那怎麼看?用app〈三竹〉
一,用手機app看財報,便太夠了,一樣,不用當頂尖高手,當分散風險的普通高手便夠了
玉山證app及富邦證app的系統開發皆是三竹,你不是會計師,也不是會計,不用查帳做帳,只要看得懂app內的大概信息,便太夠了,有些太詳細深入的,不用了
二,eps比對股價是重要資訊,而,看eps又一定要看業外收入才有意義
三竹,損益表那可以看業外收入,為何要看業外收入?
重要的東西,eps,跟股價來比對,是個重要資訊,不論是季eps或者年eps都很重要,但,若eps大都來自業外收入,那就沒有太大的意義,如,它〈一間公司〉那年的eps很高,但它本業沒有賺錢,eps高來自它把一個手機部門賣給美國大廠,那沒有意義,要本業持續穩定獲利,才會被我歸入好公司之列,至於它的潛力,抱歉,我不太會判斷,我只會選二三十檔好股票
還有,營建股我也不買,因為它房子由動工到銷售出去,可能要很久才會顯示有稅後淨利,也才有正的eps
〈三竹開發的〉玉山證app或富邦證app都一樣,到損益表那邊→第四行左邊第二格→方框中有個全字,把它按下去,便有收入,成本,毛利,費用,營業利益及業外收支,稅後淨利
若它的稅後淨利〈與eps有關,稅後淨利/在外流通股數=eps〉雖高,但業外收入佔太高比例,那就要考慮了,因為本業才是王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