股市得救之道-股票的單一性及同一性

股市得救之道-股票的單一性及同一性

一、同一性一

你賣股的收入,減掉買股成本及手續費及證交稅後,若沒有剩餘,那沒有用啊,因為沒有收益,沒有賺到價差

那,也許沒有賺到價差,公司仍可能會發股利給你,但若公司一樣,它的

稅後淨利=收入-成本-費用-稅

若稅後淨利一直是負的,那在虧損的情形下,也沒有法子發股利給你啊

那個收-成-費-稅=稅後淨利,具有道理同一性,不論是價差和股利

不論價差及股利,皆收-成-稅-費=稅後淨利,即使股價二十塊,我持有一年到一年後仍二十塊,但公司有發股利給我,但,公司一樣要有稅後淨利才會有股利,甚至才會有淨資產增加導致的股價漲

同一性,皆要有收-成-稅-費=稅後淨利>0才算有賺,算成功,算厲害

你股票買花20塊買嘛,就21塊賣出去,他是扣掉成本20塊,跟那個跟那個稅跟手續費就是有賺,那有人說我今年20,明年是20,但是我有發股利呀,那我沒有那個沒有收成費稅,但是你沒有公司有收-成-費-稅=稅後淨利>0,有盈餘啊,所以他才有辦法發股利給你嘛。

就是說那個都是收-成-稅-費=稅後淨利,要有才行,才有賺,不管是價差或股利,都是同一個道理。

二,單一性

有一個由股市開始誕生到現在都成立的假設,即,好股票〈看財報,信財報得永勝〉,大多數,若多買幾檔,如買二十檔,即把二十檔好股票指數化後,那,可以視為它有單一性,即把它當做一檔股票,那這檔股票,會有必來的漲跌,即跌下來也會漲回來,也會有不錯的股利,如台股暫時一年有5%的股利

指數化, 單一性,我是二十檔,我把它當做一檔,即一張有必來漲跌跟不錯股利的股票

你就是便說你可以把臺灣指數大盤,或者是你的股票組合當做一檔單一一檔股票

好股票單一性即指數化有必來的漲跌跟不錯的股利

看財報信財報得必勝,用財報來選好股票並指數化分散風險,因爲大多數好股票指數化後會有必來的漲跌,及不錯的股利

三,同一性二

要實質分散風險啊,你沒股票不在乎股市崩盤吶,你沒貨幣不在乎貨幣購買力貶值

沒股票不在乎崩盤,即使它對貨幣的“購買力”減少,但我沒有股,故沒差,沒貨幣不在乎它的購買力減少,不論用這貨幣來買外幣或買股票,因為我沒有貨幣,故我沒差

若你沒任何股票,但有很多錢,你反而希望股市崩盤,因為可撿便宜,逢低買股,如有很多股但沒錢,當然希望股價一直漲;若你的資產配置是一半股一半錢呢?那就精彩了,可做空也可以做多,當然,它跌的再便宜,你趁便宜買的再多,一樣它要後來有漲回去才行,不然你買的再便宜也沒有用

同一性,沒股票,不在乎它崩盤,沒貨幣,不在乎它購買力減少,同一性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