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跟公司的真正實力是什麼,有共通之處嗎?

人跟公司的真正實力是什麼,有共通之處嗎?

((((((資產(其中的,真正實力之一=流動資產,自由現金流)=負債+股東權益(真正實力之二)+(收入-費用)(真正實力之三,利潤,EPS)

資產=負債+股東權益+(收入-費用)

其中,若你名下有一億,但你也欠人一億,那你的股東權益是0,沒用,在股東權益上

真正實力,是,股東權益,要夠多

真正實力,是(收入-費用)=利潤,如每季或每年的eps,要夠多

真正實力,是資產中的速動資產〈流動資產-存貨〉要大於流動負債

真正實力,是現金流量表中,自由現金流要大多數是正,且幾年加起來總數是正的,因為,你有錢,沒有都拿去更新購置設備,沒有都拿去囤存貨,那麼對股東〈股東權益〉,你可以交代,因為你有錢可以發股利,對債權人〈負債〉,你也可以交代,因為人來討債,你錢多於流動負債,付的出來

沒股東權益,那麼債多於資產,把債還光,你公司資不抵債,公司股票是沒有價值的

沒(收入-費用)=利潤,如每季或每年的eps,它們應該要夠多才對,如股價20塊,eps應多於一塊,至少大多數台灣上市公司有達到這個標準,若不夠多導致本益比太高,那你的股東權益會沒增,甚至eps若是負的,你的股東權益會一直減少,最後坐吃山空

會計五要素嘛,那肯定是資產負債表跟利潤表嘛,那那個現金流量表,現金流量表是把現金的部分抽出來單獨算,他沒有算,他那個只有現金的部分才有。

其實那個現金流量表跟利潤表很像,也是收入減費減費用的部分呢,但是他是把現金的部分單獨抽出來,抽出來算,那便說,那我們說現在實力有沒有,那你有100億,欠人家50億,還掉50億,你還50億,那當然有實力呀,那如果你只有200萬存款,但是你一個月賺50萬,那也有實力呀。

真正實力流量與存量就是流動資產,自由現金流跟那個淨資產,那別人說這什麼關系,一個是流量,一個是存量,那我們就舉減到我們生活上例子嘛,他有五千萬,那他沒有負債,或者是說那扣掉,反正還負債他五千萬,那你會覺得他沒實力,他有啊,例如說他身上只有200萬,但是問題是他一個月賺20萬呢,那他還是有實力呀,他有五千萬的財產就是存量啊,他一個月賺20萬就是流量。

那個資產負債表沒有,它是一個存量的觀念,那那個自由現金流跟那個利潤表沒有,他是一個流量的觀念,所以說我今天利潤有100萬,不是說我現在有100萬的事,說我今年賺了100萬[呲牙],那我說我今年的自由現金流是一千萬,不是說我有一千萬,是我今年增加了一千萬,那至於資產負債表,那個是存量的觀念,就是說我說1億是我現在就是說,我今年1月哈,我有1億,不是一個流量的觀念,如果說現在有一,那到明年的一月,我現在到明年的一年呢,又賺了一千萬,那我明年的存量就是1100萬,是一個是存量的觀念,一個是流量的觀念,存量是靜態的,流量是動態的,這個要搞清楚。

那,淨值或速動資產越來越少〈存量〉,或自由現金流越來越少〈流量〉甚至變負的,都不好,如,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